創新、聚力、探索,濟南能源工程集團打造人才培養“快車道”
發布時間:2023-09-08 15:39:21作者:能源工程管理2
師者
傳道 授業 解惑
春風化雨 滋潤新苗
學徒
敬師 正心 正行
鉆研本領 青出于藍
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,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能源工程集團持續推進人才培養工程,深化黨建帶頭,發揮專業骨干的“傳幫帶”作用,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及崗位練兵、技能比武等,創造更多機會,搭建成長平臺,不斷提升新入職員工及青年員工的整體素質,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新型“學徒制”激發師徒主動性和積極性
工程集團高度重視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,針對新入職員工及各崗位青年學員,開展“導師帶徒”簽約儀式,按照不同群體特點和需求,結合生產運行實際,從企業文化、理論教學、操作規范、現場施教等方面,安排工作經驗豐富和專業技術精湛的“前輩”進行“幫帶”。
改變過去單一的“帶徒”與“學徒”模式,師徒雙方采取自愿、平等原則,自由結對子,達到“師父愿意帶、徒弟愿意學”的目的。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結合徒弟的基礎和自身特點,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、培訓目標、考核內容,并根據階段學習情況及時進行調整,理論結合實踐,活學活用。帶徒過程中師父言傳身教,切實把自己的一技之長傳授給徒弟,薪火相傳,讓徒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“學”得飽,更能“學”得好,“傳統”的帶徒模式正被注入新的活力,真正達到“眾口不再難調”的目標。
師父徒弟結對,“老”師父拿出壓箱底的“絕活”
“一聲‘師父’,是責任,也是信任。我很榮幸帶過很多徒弟,有機會將自己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,用心履行好師父的職責。”2023年“濟南工匠”獲得者李宗港說。
2017年以前,管網帶壓開孔技術由于專業性強,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,一直被石油長輸管網公司掌控。如有開孔需求需要提前預約,不僅價格較為昂貴,還有可能因為手續辦理時間過長,使帶壓開孔成為制約整個管網施工過程的關鍵節點。特別是在大管徑的一次網搶修中,當急需開孔泄壓時更是困難重重。為了擺脫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,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,李宗港充分利用“師帶徒”管理模式,組建了公司內首個帶壓開孔研發小組。通過不斷摸索研究并與國內外同行業間技術能手的學習交流,研發小組逐漸掌握了帶壓開孔的技術核心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進行帶壓開孔項目424 個,節約施工直接成本640余萬元,節約水損、熱損、電損等間接成本1000余萬元。小組成員真正實現了24小時待命,只要收到帶壓開孔需求,在濟南市區2小時內就能到達現場并立即開展作業。
精準“點單”,高校和企業實現人才培養“對接”
為深化校企攜手共贏新模式,在師生和企業之間搭建溝通實踐平臺,工程集團積極對接各大高校開啟新型“學徒制”應屆畢業生人才培養計劃,結合發展實際自主確定培養對象,逐步實現“招工即招生、入企即入校、企校雙師聯合培養”的既定目標。通過廣泛拓展人才培養的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舉措,鼓勵“名師帶高徒”“師徒結對子”,激發師徒主動性和積極性,著力培育與企業需求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才,推動人才強企戰略實施,努力實現雙方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扎實的人才隊伍基礎。
下一步,濟南能源工程集團將進一步提高專業崗位、培訓層級與企業發展的契合度,緊盯專業崗位專項推進,擴大企業新型“學徒制”的深度和廣度,開展質量督導,大力推進企業新型“學徒制”工作提質增效,為能源工程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。